24考研注意!这些院校已明确不接收校外调剂!
1、同济大学在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方案中明确,学校原则上不开展校内跨学院调剂,个别非全专业接收外校调剂生。具体调剂要求另行公布。这意味着,如果考生报考的是同济大学的某个全日制专业,并且未被录取,那么将无法从其他学校调剂进入同济大学(除非报考的是个别接收外校调剂生的非全专业)。
2、年(24考研)起,这一范围进一步缩小,只有新疆、青海地区还接受校外调剂,其他地区研究所则只接受校内调剂。中山大学:2023年已明确表示因第一志愿报考该校生源充足,原则上不接受校外调剂。中南大学:在23考研复试中明确,该校总体生源充足,不接收一志愿报考外校的考生调剂到该校。
3、不接受调剂 对于想要报考华东师范大学的考生来说,还有一个重要的变动需要注意:部分学院明确不接受调剂的考生。例如,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、社会发展学院在招生信息中明确指出,学术学位研究生将按照政治学、社会学一级学科划定复试分数线,不再按照不同专业/方向划复试分数线,并且不接受调剂的考生。
4、同济大学在考研调剂方面原则上不开展校内跨学院调剂,只有个别非全日制专业接收校外调剂生。这意味着,对于大部分专业而言,同济大学只接受校内调剂,校外考生需特别注意。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在2023年就发布了通知,除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研究所外,其他所有培养单位不再接受校外调剂生。
5、中国科学院大学从2024年起将不再接收大部分地区校外调剂生,具体情况如下:政策调整:中国科学院大学已发布通知,决定从2024年起,除新疆和青海地区研究所外,将全面限制校外硕士考生的调剂申请。这意味着,对于大部分地区而言,中国科学院大学将不再接收校外调剂生。
哪些医学院校考研接受调剂
1、广西中医药大学:以中医药为特色的综合性医学院校,近年来调剂名额稳定。中医药专业冷门,报考人数少,复试分数线偏低。中医学、中药学等专业调剂机会多,适合对中医药感兴趣、初试分数不高的考生。桂林医学院:广西以医学为主的高等院校,临床医学、护理学等专业优势明显。
2、调剂去向院校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特色和优势的医学高等学府,其外科学专业在调剂中具有一定的接收能力。宁夏医科大学 宁夏医科大学的外科学专业同样接受调剂生,为考生提供了继续深造的机会。
3、北京大学医学部:作为国内的顶尖医学院校之一,北京大学医学部在招生过程中会接受部分考研调剂生。复旦大学医学院:复旦大学医学院也是国内知名的医学院校,每年都会有调剂名额供考生选择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: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在招生时同样会开放部分调剂名额,供初试成绩合格但未能被第一志愿录取的考生申请。
4、调剂院校推荐:清华大学、复旦大学、四川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华中科技大学等。以上三个专业都是与医学相关的领域,但各有侧重。考生在选择调剂专业时,应根据自己的兴趣、职业规划以及专业背景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。
5、石河子大学: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在新疆地区有着较高的知名度,是调剂的一个不错选择。新疆医科大学:新疆医科大学作为新疆地区医学教育的领头羊,拥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实力。内蒙古地区:内蒙古医科大学:内蒙古医科大学在医学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,是调剂的一个好选择。
可以跨专业调剂的考研学校
可以跨专业调剂的考研学校主要包括中国农业大学、部分体育类院校及青岛农业大学,科研院所、党校和社科院也支持部分专业跨专业调剂,具体信息如下:中国农业大学是明确支持跨学科门类调剂的院校之一。该校多个学院的专业接受跨学科调剂,涉及农学院、理学院、生物学院等。
西部院校:如兰州大学、广西大学、贵州大学等。这些院校虽然地理位置相对偏远,但学术氛围浓厚,学术资源丰富,是调剂生的不错选择。科研院所:如天津工业微生物所、苏州纳米所等。这些机构对于希望在科研领域发展的考生来说,提供了很好的机会,且研究生毕业留任的可能性较大,还有机会继续攻读博士。
接受考研调剂的985院校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学院的机械(专业学位)和材料加工工程(学术学位)专业连续两年都招不满,接受调剂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的建筑与土木工程、农业工程、水利工程专业近两年也招不满。
考研调剂学校主要包括以下几类:同专业不同学校调剂 考生可以选择与初试报考相同专业但不同学校的调剂机会。 这些学校可能因报考人数较少或学科特色等原因存在调剂名额。 理学、工学、文学、管理学等专业在多个高校都有设置,提供了较多的调剂可能性。




